首页

冷柔女王所有视频

时间:2025-05-30 00:23:05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94470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

目前,石首麋鹿保护区的麋鹿种群,已从最初的64头发展到 3800多头,种群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

中新教育|包揽冠亚军 哈工程E唯“双星”闪亮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

二是国内部分工业行业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相关价格降幅收窄。7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9.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6%,降幅收窄5.4个百分点。

新增24种本科专业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最新调整来了

4月1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式落下帷幕。本届消博会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个消费品牌参展。多位国际展商表示,消博会帮助本国商品拓展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期待明年消博会继续精彩。

闽剧《门槛记》在福建艺术节上演出

这里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栗喉蜂虎的自然栖息地。2010年,观鸟爱好者首次在此拍到一群栗喉蜂虎。在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呼吁下,2011年,厦门正式设立五缘湾栗喉蜂虎市级自然保护区,包含骑马山和通屿湿地两个片区,保护区总面积约40公顷,实行封闭式管理。

上海创新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模式 率先实施地方标准

而放眼整个云南,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27.9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这对于王昆这位“追花人”来说,无疑如同产业搭上了“快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